12个艺术门类33个班次两天报满 全民艺术公益培训班为何这么火?

2023-09-01 05:54:25 来源: 新疆网原创

8月30日,乌鲁木齐市文化馆舞蹈老师古丽格娜·亚生在指导学员。(全媒体记者王畅彤摄)


【资料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畅彤)“错过了上次的夏季班,这次秋季班我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排队,总算报上了最喜欢的民族舞班。”8月30日,市民刘丽娟成功报名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秋季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班(以下简称“公益班”)中的课程。

本期公益班于8月29日10:30开始报名,成人及少儿共设12个艺术门类31个班次,计划招生约1000人,仅一个小时,最受市民喜爱的民族舞、合唱、古典舞公益班早已报满。为尽可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当天又协调教室及师资力量增开了2个舞蹈类班次,截至30日13时许,所有班次均已报满。

学习门槛低且具社交功能

公益班为何备受追捧?通过公益班招生报名表可以看到,本期公益班民族舞、合唱、古典舞均属于学习门槛低、学习难度适宜、展示空间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其中民族舞共12课时,由市文化馆拥有33年舞蹈经验的舞蹈教师古丽格娜·亚生执教,旨在让学员学习、体验各类民族舞蹈的魅力,掌握一定的舞蹈动作要求,学会跳1至2支舞蹈。

此外,手风琴、书法、素描、电子琴等培训项目相对容易入门,首次增设的剪纸、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也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要。

公益班兼有的“社交属性”是其备受追捧的另一个原因。

“公益班带给我的不仅是学会一门乐器,帮助我培养了兴趣爱好,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纯粹的热爱滋养了生活的‘美好’。”市民赵文江说。

公益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公益班不只是一轮培训,为赋能美好生活,在市文化馆的支持下,很多公益班学员从初学者中脱颖而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艺水平,继而成为能够登上百姓大舞台的文化志愿者。

成立于2005年的市文化馆星光艺术团就是一支通过公益班逐渐发展起来的文艺团队。今年8月,该艺术团的舞蹈作品《美丽中国》获得中国之星“华文奖”国际音乐舞蹈艺术大赛金奖。

“我们当时就是跟着公益班学习,课程结束后,大家就组成了艺术团一起跳舞,一晃18年过去了。”艺术团成员张湘军告诉记者,18年来,艺术团不断从公益班中吸收新鲜血液,成员一直保持在20人左右,目前艺术团已能够熟练表演20多支舞蹈,经常作为文化志愿者参与公益演出。

努力实现文化供给与市民需求的“双向奔赴”

举办公益班是市文化馆的一项重要职能。2023年年初春季公益班举办至今,公益班火热程度不断上涨,这在市文化馆副馆长石忠明看来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这说明乌鲁木齐市各族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也证明乌鲁木齐有着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巨大潜力。”石忠明说,今年以来,从广场舞大赛到周末百姓大舞台,乌鲁木齐市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品质越来越高,千人共跳广场舞已是常态。

2023年春、夏、秋三季公益班共计招生约3000人,但据不完全统计,具有报名意向的市民在数万人次以上。石忠明感慨,目前乌鲁木齐市已经建立起了从市、区县到社区(村)的群众文化体系,各区县文化馆也在承担着群众文化培训的工作,但每一期公益班的报名都已达到饱和。

面对这一问题,石忠明说:“我们将充分发挥社区(村)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作用,定期由专业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送服务到社区,开展各类文化培训及体验活动。”

市文化馆计划在未来开设茶艺、摄影、传统服饰文化等更受中青年群体喜爱的课程,努力实现群众文化供给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双向奔赴”。

“我们希望通过公益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人交流互动,提升美育素养,促进身心健康。”石忠明说,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场馆和社会主体加入,让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更加精准地对接,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